目前美中貿易爭端應該判別「雜訊」(noise)和「訊號」(signal)的不同,才能在口水戰紛亂的雜訊中分辨出真正有價值的訊號,做出準確的分析和瞭解雙方的意圖與目標,也才不致於誤判。
奈特.席佛(Nate Silver)從大數據分析的研究中提煉心得而著作《精準預測》,他指出要分辨無意義的雜訊和關鍵訊號的差異,若誤把雜訊當訊號,所做的預測會失準,且嚴重的謬誤和損失會到來。
目前美中貿易爭端應該判別「雜訊」(noise)和「訊號」(signal)的不同,才能在口水戰紛亂的雜訊中分辨出真正有價值的訊號,做出準確的分析和瞭解雙方的意圖與目標,也才不致於誤判。
奈特.席佛(Nate Silver)從大數據分析的研究中提煉心得而著作《精準預測》,他指出要分辨無意義的雜訊和關鍵訊號的差異,若誤把雜訊當訊號,所做的預測會失準,且嚴重的謬誤和損失會到來。
「短鏈革命」議題引發各方議論,朱雲漢教授為文論及短鏈:「貿易戰爭如真正開打,表面上看來是中國大陸受害,其實是整個東亞供應鏈受害。…美國本身也會受害,成千上萬的消費品將因此而漲價,使所有消費者受害。」這波源自上個世紀全球化持續享受亞洲製造紅利的框架,走到了轉型的關鍵時刻。但從二戰後延續到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離岸產銷模式,亞洲貢獻了人口紅利與環境紅利,嘉惠了全球的財貨供給,演進到目前逆全球化的大國博弈所觸動的在岸產銷模式,實體供應鏈的確在縮短中,台商在佈局之前,需要瞭解另兩個趨勢:數據鏈變長了,以及產業聚落變形了。
實體供應鏈中,工廠到工廠、工廠到倉儲、倉儲到批發零售,物流的成本絕不在工廠廠房內發生的成本之下。一年多前,國際海運一片愁雲慘霧,一方面肇因於有效需求不振,另外的因素造成韓進海運宣布破產、我國交通部紓困等一系列新聞的蔓延,已隱約透露出一些廠商國際佈局與供應鏈變動的端倪。近期又加上川普掀起貿易大戰的政策介入,加速了離岸到在岸的佈局發展。